第七百二十五章:子欲养而亲不待
接下来,他们就翻开了三国演义这本书。烟雨织轻愁,开篇用了一首词来镇场: 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,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; 白发渔樵江渚上,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 这一首词,给人的感觉,实在是太震撼了! 简直就是,催人尿下啊! 已经多少年,没见过这么震撼人心的诗词了? 大概,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了吧? 记得曾经,他们的皇上李愔,被尊称为大唐第一才子。 那时候,流传出来好多篇,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。 但是后来,皇上身上的事情越来越多,他的传世诗篇也就越来越少了。 甚至于,这都多少年过去了,已经没有那种传世的诗篇问世了。 而这一首临江仙,不知唤起多少人内心的感慨。 单凭这一首词的水平,就已经隐隐的,追上了当初皇上的高度了啊。 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,肚子里还是很有一些墨水的。 连带着,他们对这本三国演义,也跟着期待起来。 很快,他们就翻看起来。 而这本三国演义,一上来第一章,就是从很新颖的角度来进行的描写。 上来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。 刘备、张飞和关羽这三个人物形象,刻画的惟妙惟肖。 仅仅只是一个开篇,就让他们入了迷。 原来,能火的题材,可不仅仅只有西游这样的故事啊。 原来就算是历史故事,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篇章的。 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能火,并不是没有道理的,也并是因为人家更新速度快的缘故。 而是人家肚子里,真的有货啊。 这一次,李愔的更新,依然是万字打底。 不过,一万字听上去很多,其实,并不禁看,很快就全部看完。 看完之后,对下面的情节,他们心痒难搔,恨不得马上就能看到。 半月之后,一部三国演义,又风靡整个仓世中文网。 而这一部书,再次带起一股三国热。 而就在此时,一个更加震撼人心的消息,开始流传。 原来,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的上一部书西游记,已经开始出书了。 给出的价格,是千字五百。 一本书给的版权,就是三十多万。 其实,这个数字听起来很高,很恐怖。 但是只有原作者李愔才知道,这个价格,是绝对不足以购买红楼梦的纸质版权的。 李愔才明白,西游记到底有多畅销。 但是,购买版权的出版社,其实就是中华出版社,是他自己的产业。 这样的话,那就无所谓了。 这个消息,还不算是最惊动人的消息。 最惊人的消息是,中华影视公司,已经够买了西游记的版权,准备拍摄西游记电视剧。 而版权费,高达三百万! 这是开了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先河啊! 以前,可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。 额,好吧,以前也没有小说收费的现象,也是从西游记才开始的。 但是这个消息,在作家之中,宛如刮过一阵狂风。 这个消息,大大的刺激了他们的神经。 三百万啊,三百万! 简直就是一本书走上人生巅峰啊! 原来,书写的好了,居然能够这么赚钱。 那些聪明,而又有头脑的作者,不由得开始了认真的反思。 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能够火,只是因为西游题材的缘故吗? 但是人家的新书三国演义,不也同样的火吗? 这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题材啊! 看起来,只有新颖的故事和情节,老练的文笔,才是能火起来的基础啊。 一位的跟风,是写不出真正的火书出来的。 想到这一点,他们开始认真的构思起来。 他们也想和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一样,一炮走红。 这部西游记,是上官婉儿这个文化部的副部长亲自进行拍摄的。 这个,倒不是李愔进行干涉的。 而是李愔稍微动用了一下自己的权利,让人将西游记这部书,推荐给了上官婉儿。 而上官婉儿一看到这本书,马上眼睛就亮了。 原本,李愔的意思,是让上官婉儿组织手下人手,拍摄这部电视剧的。 毕竟,现在上官婉儿可是文化部的副部长,需要管理许多事情,总不可能事事亲为。 但是上官婉儿在完全看完西游记这本书之后,马上意识到,这本西游记,绝对是一本经典之作。 甚至,是一部能够流放百世的经典。 这种经典,一定不能毁在他们手里。 因此,上官婉儿决定,亲自来拍摄这部电视剧。 上官婉儿的这个决定,让好多人,都难以理解。 但是李愔,却是不由为上官婉儿的举动,点了个赞。 在所有人里面,或许也只有李愔才明白,这部西游记,究竟能够火到什么程度。 由上官婉儿拍摄,不至于糟蹋了这部巨著。 而最近,网络也带动了好多的产业。 比方说,网络小应用也越来越多。 促生出好多的程序员。 现在甚至已经出现了电脑培训学校。 主要培训电脑办公还有软件制作和开发教程。 而在李愔的指导之下,电脑的应用,更进了一步。 现在科研所那边,已经在研究,如何用电脑连同机器。 达到用电脑控制机器,实现半自动化,甚至全自动化的程度。 这样的研究,如果不是李愔进行指导的话,他们怕是需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,才能意识到这一点。 而现在,在皇上李愔的指导之下,现在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。 如果能够实现部分机械的半自动化或者是自动化的话,那么对于各种产业的发展来说,将会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。 当然了,这个过程,就算是有李愔的指导,也不可能一蹴而就。 因为,这里面牵扯到的内容,实在是太过庞杂。 科技含量十分之高,不是短时间内,就能研究出来的。 不过那些简单的程序,倒是可以先研制出来一些。 整个华夏国,在道路建设之后,因为皇上的妙手指点。 一时之间,全国增加了无数的服务型行业,增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。 不要小看这几十万个就业岗位。 因为目前整个华夏国的人口,才有七八千万人,而至少有三千万人,是少年儿童,是不需要工作的。 再除掉那些工人还有那些农民之外,几十万的就业岗位,已经大大缓解了就业的压力。 而此时,上官仪还有武媚娘等人,也正在千方百计得,给无业人员,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。 而经过一番思考之后,李愔决定,推出一些简单的网络游戏。 网络游戏,在后世,对那些七零后来说,可能属于玩物丧志的代名词。 但是,网络游戏,其实也是娱乐的一种方式。 不为无益之事,何以谴有生之涯? 当然了,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。 现在整个华夏国,已经出现工作岗位不足,有人无工可做的情况。 其实,那些家里真的十分困难的人员,只要肯干,还是能找的到工作的。 那些无所事事的,绝大多数的,都是家里有一定积蓄的人。 这些人,是不肯出苦力的,薪酬不高的工作,他们是不愿意做的。 这些人,闲着无事,很有可能会闹出事来,对社会的稳定不利。 在这种情况下,出一些网络游戏,让他们玩儿游戏,还是有一定的必要的。 因此,经过一番决定之后,李愔决定先退出一款网络游戏。 李愔第一个推出的,是最早的泥巴江湖游戏。 然后再次推出了一款虚拟城市的游戏。 额,这两款游戏,在后世的时候,估计只有老八零后的人,才有印象。 当时的泥巴江湖,一经推出也是十分的火爆。 虚拟城市,当时还有个名称叫做第九城市,更是风靡一时。 李愔记得,自己当初还是追过这个游戏的。 每天都会在城市里捕猎、钓鱼,玩儿的不亦乐乎。 而在这个世界,也不出李愔意外。 这两款游戏一经推出,马上就风靡一时。 受到无数人的追捧。 而在当年,发生了两件大事。 着两件大事,都发生在大唐。 第一件大事,就是当初的隋唐老英雄程咬金去世,程处亮请假回家守孝。 第二件大事,就是大唐太后驾崩。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,李愔十分悲痛,连夜坐巨轮,赶赴大唐。 连同李愔一起回来的,还有皇后和他的嫔妃,还有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的子女。 而太子,需要留下来监国,被李愔留了下来。 幸好,此前的三国演义,李愔每天只发一万字。 目前已经上架收费,而李愔已经将整本三国演义,全部码完,并且已经在琢磨,第三本书要发什么书了。 这些章节,都已经选择了定时发布功能。 所以,就算李愔离开,也并不耽误章节发布。 这样的情况,倒是让李愔的身份,不至于泄露。 也不会怕有人通过这种断更的情况,猜出烟雨织轻愁这个狗作者,就是皇上的事实。 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,李愔来到大唐。 等李愔来到之后,太后依然下葬。 李愔直接来到墓前,跪倒在地,痛哭流涕。 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 最近几年,李愔每年,也都会回大唐一趟,回去陪太后一段时间。 虽然,太后一天天的老去。 但是在李愔心目中,始终感觉,太后永远都不会老。 但是今年,太后终于还是走了。 跪在坟前,李愔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,揪心的疼痛。 最终,还是大唐皇上李恪,前来劝诫李愔。 “六弟,人死不能复生,节哀顺变。” “走的时候,母后还记挂着你,放心不下你。” “但是,母后也是放心你的,她相信,你建立了华夏国,一定能当一个好君主,一定能够治理好华夏国的。” “六弟,起来吧!” 李恪拉着李愔,将李愔拉去喝酒。 如果按照礼节的话,母亲去世,必须要守孝三年。 这三年之内,不能和妻子同房,不能参加宴席。 喝酒,同样也是不允许的。 不过,李愔并不是将礼教的人。 连带着李恪在某些地方,都受了他的影响。 虽然母亲去世,他们都很哀痛。 但是也并不觉得,一定要守孝三年,三年时间内,不能吃喝玩乐,什么都不能做,就是孝顺。 百善孝为先,论心不论行,轮行寒门无孝子。 孝顺,讲究的是心。 兄弟两个,在一起喝酒。 两个人,回忆起往事种种,回忆起以前和太后——那时候还是叫母妃,在一起的点点滴滴。 兄弟两人,都是唏嘘不已。 这一顿酒,兄弟两人,都喝多了。 接下来的时间,李愔一直陪伴在太后的陵墓之畔,基本不外出。 一个月之后,李愔将他的皇后还有嫔妃打发了回去。 将子女,也一并打发了回去。 李愔感觉,她们在这里陪伴太后一个月的时间,足以尽孝了。 而李愔自己,想要在这里,多陪伴太后一段时间。 这一待,就是大半年的时间。 自从穿越以来,李愔还从来都没这么清闲过。 当然了,这段时间,李愔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。 他身边,还留下一台电脑。 这台电脑,主要是李愔用来了解华夏国的详细情况的。 他在大唐,滞流这么长的时间,不可能对华夏国的情况,不管不问。 他只是懒了点,可不是什么事情都不问的昏君。 这段时间,太子的表现,可圈可点。 额,其实太子基本上没做什么事情。 大的事情,不需要他做决策,下面的大臣们,都已经处理好了。 而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,李愔在大唐,就可以遥控指示。 留给太子自己发挥的空间,其实并不多。 但是太子的见识和见解,正在快速的进步之中。 有些见解,虽然还极为稚嫩,但是仍然有其可取之处。 看到太子的表现,李愔也是放下心来。 玉不琢,不成器。 回去之后,再打磨一番,以后就可以放心使用了。 李愔不由开始琢磨起,培养太子的方法起来。